一、学科简介
我院学科于1959年建立,1994年被列为甘肃省重点学科,1998年被列为甘肃省重点扶持学科,2002年、2007年、2012年连续被评为甘肃省重点学科,2006年我校药学学科被授予为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分别为: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生药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及药理学。2008年依托化学一级学科建立了药物化学博士点,2012年4月,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自主设置的药物化学生物学二级学科博士点通过了学科评审。2010年获教育部批准了药学专业学位并开始招生。2008年分别同兰州军区总医院、甘肃省药监局药品检验所组建了2个药学类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并在同年启动招生。
本学科现有专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共计41名,博士研究生导师6名。药学学科所依托的bwin必赢共有教师系列人员45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8人,讲师18人,具有博士学位30人,占教师总数的66.7%,国家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1人。学科教师梯队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并逐步实现了年轻化。
本学科立足西部,经过5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以下特色学科方向:生药学与药用植物资源方向、药物化学方向、药剂学方向、分子药理学方向、微生物与生化药学方向和药物分析方向。各方向特色明显,成果显著。传统方向研究稳定成熟,新兴方向研究直逼国际前沿。近三年承担国际重大合作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省部级项目14项,其他各类项目50余项。科研经费累计近1600万元。获省部级奖3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1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近三年共计授予硕士学位人员155名,现在读硕士研究生172名;授予学士学位251人,在读本科生515人。经过多年建设,我院学科已逐步发展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药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和药学科学研究基地。对西部医药经济的源头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学科方向
本学科建设的主要研究方向有:
1、生药学与药用植物资源方向:主要进行西部药用植物来源、分类研究,中草药资源库建设,西北道地药材、珍稀药用植物的家种及组织培养、资源开发。
2、药物化学方向:围绕西部天然药用植物和中草药,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高通量筛选技术等,合成高效低毒并具良好药代动力学性质的先导药物分子。
3、药剂学方向:一方面进行中西药制剂、药物制剂研究;另一方面开展临床用药监护、临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特色制剂研究、药学信息服务等。
4、分子药理学方向:通过研究神经突触传递可塑性、慢性疼痛的痛觉机理,发现镇痛药物作用的新分子靶点。
5、微生物与生化药学方向:利用西北地区丰富的药用资源和极端环境微生物资源,进行生物转化研究,同时,进行基因药物、抗体药物研究。
6、药物分析方向:针对西北特色药用植物,进行药用资源、指纹图谱、质量标准、化学成分与药效关系、主要化学成分药代动力学等研究。
除以上依据硕士点的研究方向之外,为了紧密结合国家、地方的实际需求,正在开展临床药学研究方向的建设工作。
三、主要建设内容
学术团队:药学学科通过与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兰州大学化学学科和生物学学科进行学科交叉,积极培育和发展药学学术团队,通过学院培育和教师自发,逐步形成了药物化学合成研究团队(该团队已先后获得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生物制药研究团队(该团队和生物学科联合申请获得了科技部“生物制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并成功申报科技部生物制药国际合作项目,在重大项目上取得了突破)、计算机药物辅助设计研究团队(该团队已先后获得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分子病理学研究团队(该团队取得了连续3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优异成绩)。在学科交叉融合的强大推力下,传统的药事管理学科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在服务地方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近日,由该学科老师主持编制的《兰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总体发展规划》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兰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为地方经济做出突出贡献。
人才培养:药学学科现在读博士研究生9名,硕士研究生172名,在读本科生515人。近三年授予硕士学位155名,学士学位251名。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加强招生环节的管理,着重选拔“985”和“211”综合型大学的优秀生源。本学科研究生发表在SCI二区的论文有11篇,充分体现了我院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根据当前医药产业和学科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我院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修订了现有的教学计划;学院每年都有3-4人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学院共建有2门省级精品课程,获得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近三年我院本科生平均就业率达84.4%(含考研率),考研率为34.1%。
科学研究:本学科近三年承担了国际重大合作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省部级项目14项,其他各类项目50余项。科研经费累计近1600万元。获省部级奖3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1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其中二区论文13篇,一区论文1篇。
学术交流:近5年,学院成功主办了1次国际学术会议,2次国内会议,接受美国罗格斯大学终身教授陈光宇教授等相关专家来访19人次。通过以上交流活动,加强了我院同国内外相关学科及研究领域的联系,深化了在研究生培养、科学研究等各方面的合作关系,已成功申报各类国际合作项目8项。
建设规划:在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建设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创新学术团队,引进培养一支以高水平学术领军人物为核心的学科队伍;突出创新和西部特色,建成一批以基础性科学研究、应用技术开发与转化为目标的药学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和提升争取和承担国家地方重大科研课题,解决国家地方重大需求的能力,力争产出一批具有重要显示度和重大社会影响的标志性成果,使学术水平大幅提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为国家和西部培养德才兼备、创新型和研究型的高质量药学人才;同时扩大对外学术交流,培育和提升在国际学术前沿领域参与合作和竞争的能力。力争在2020年前,取得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将bwin必赢建设为国内一流药学类研究型学院。
基础条件建设:学院通过各种渠道,争取到“211”、“985”专项经费近700万元,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益、将学院的有限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为教师搭建良好的科研工作平台,学院于2007年开始逐步建设出面积近300平米的药学科研实验中心,该中心共购置了66台仪器设备,其中10万元以上的仪器有17台,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学院的科研环境,自该中心运行以来,我院的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院在加强科研平台建设的同时,也注重教学平台的建设。科研实验中心建成后,学院对本科教学实验体系进行了改革,将原来以课程组为单位的独立性本科教学实验室统一筹建为本科教学实验中心,除各门专业课程使用的专业实验室外,还单独辟出100余平米的公共教学实验室,通过申请先后获得教育部直属高校修购资金项目、“985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学校本科实践教学建设项目等项目支持经费共计330万元,先后购置了100余台教学仪器,实现了本科实验教学的现代化。药学学科基本实现了科研、教学平台的现代化建设。
服务于甘肃省经济建设:
1、近三年,bwin必赢协助政府相关部门为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发展规划、行业标准提供以下决策咨询:
(1)、主持编制完成了兰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委托的《兰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2)、主持编制完成了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定西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委托的《定西国家中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发展规划》;
(3)、主持编制完成了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的《兰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发展规划》;
(4)、正在主持编制完成了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委托的《甘肃省生物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2、在加强产学研用结合、技术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方面做了以下工作:
(1)、分别同兰州军区总医院、甘肃省药监局药品检验所组建了2个药学类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为地方发展培养了优秀人才。
(2)、同兰州佛慈制药有限公司、新兰药集团兰州制药厂、陇神戎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控股甘肃有限公司等多家药厂企业签订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协议,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全面地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服务了地方企业。
(3)、近三年本学科同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陆军总医院、山东鲁抗舍里乐药业有限公司等几十家单位进行了横向科研协作,合作经费共计500余万元。
(4)、学院教师每年承担甘肃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培训班、甘肃省中药材鉴定师培训班、兰州市从业药师继续教育培训班的专业培训工作;为兰州佛慈制药有限公司、新兰药集团兰州制药厂等大型制药企业进行药品市场营销的培训及技术指导工作。
3、在弘扬优秀文化、推进科学普及、服务社会大众等方面:以我院教师为主编,于2007年编撰完成了《甘肃中草药资源志》(470万字)和《常用中药材真伪鉴别彩色图册》,为推广甘肃中草药资源、弘扬传统中草药文化发挥了作用。另外,我院每年组织学生举办“本草杯”药物科普宣传周活动,并下到社区进行用药健康普及活动,很好地服务了广大群众。
4、本院有3位教师担任国内期刊的编委,4人担任国内相关学术组织委员等职务。
5、本院的中草药标本馆是西部最大的标本馆之一,存有26000多种蜡叶标本,500余种中药标本和1258种药材和动物标本,该标本馆全年对外开放,每年接待各类参观人员100余人,举办中药科普活动1-2次,对我校和甘肃省中草药资源起到了极大的宣传作用。
bwin必赢
二?一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电话:0931-8915686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西路199号 陇ICP备10000336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 bwin·必赢(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师德师风举报电话:8915681
师德师风举报邮箱:caoxi@lzu.edu.cn